國中的分班是常態分班,按照入學時智力測驗成績,大概是用S型之類的方式分班,以確保每班的平均素質是差不多的;通過數理資優鑑定的學生也是按照這個方式分在不同的班級中。然後,學校按照通過數理資優鑑定的學生的分班狀況,優先安排這些班級的數、理課時段,再按照時段將這些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安排不同的老師對這些學生進行數理課程的抽離上課。

 

所以,大部分的課程,學生們還是跟著原班上課的,只有數理課程時,通過數理資優鑑定的學生才會和同是資優生的同學一起上課。

 

寧姊七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因為還沒有開始抽離上課(後來改成了七年級一開始便抽離上課了) ,所以每天回家的生活分享總不外是說:「今天的什麼課很無聊,幾分鐘就把習作寫完了,然後拿出小說來看、或是開始寫別科的作業之類的」。

 

到了七下開始抽離上課後,寧姊的分享就開始變成了:「誰誰誰今天抽離課做了甚麼蠢事、誰誰誰又說了只有資優班聽得懂的笑話、或是今天她資優班的測驗只考了70分,而誰誰誰只有60分之類」的話語。

 

看得出來,寧姊很享受能有資優班這一群同溫層夥伴,並且很健康的把不服輸的心理轉化成隱性的學習競爭。而資優班的老師們也很包容這些鬼靈精怪的學生(有些人愛躺在地板上、有的人愛問些奇怪問題、...)。

 

當然,寧姊也常常灌輸我們:「資優班老師說,資優不等於績優,智力不等於成績之類的觀念,明/暗示我們不要給他太高的期望」,我們也很識趣地接受這樣的明/暗示。畢竟,很多學術研究都指出,孩子未來的成就其實和智力沒有太多直接關係,能夠發掘興趣、適性學習才是更重要的。

 

除了抽離課程之外,資優班會有很多的參訪活動。可能是在上課的時間、或是週末的時間、甚至是寒/暑假期間,資優班老師們會安排很多校外的參訪活動、或是校內的專題演講。

 

寧姊把這些校外活動都當成了玩耍機會,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次參訪,只是回來後的心得分享可能是:「喔!今天教我們做機器人,我實在搞不懂這些,所以沒做出來...、海兔很噁心,摸起來像果凍...、或是,今天老師講的前半段蠻有趣,可是後半段完全聽不懂...」,記得更清楚的,則多半是誰誰誰做了甚麼蠢事之類的趣聞。

 

不管這些活動對孩子的成效如何,都能夠放大孩子們的視野,讓它們有更多機會去探索自己的長處和興趣,只要心態擺正,完全不用擔心這些課外活動會侵奪孩子們的正常學習和休息時間。

 

當然,當個資優生也不是毫無困擾的,最主要的困擾可能是來自於原生班級的同學,尤其是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不是資優生嗎? 怎麼也是考這樣? 」的聲音,有些EQ不夠好的資優孩子,也可能會有跟原生班級同學相處格格不入的感覺。這時候,老師和父母的幫助就很重要。

 

到了八年級的時候,資優班的學生會被要求完成一項科展專題。和自科社(林中自科社很有歷史,很多資優班學生同時也是自科社社員,加入自科社也是要考試的)可以多人一組進行科展專題不同,資優班的學生通常是一個人一組,獨力完成科展專題。

 

這個科展專題研究,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孩子們必須自行選擇有興趣的題目、和老師們討論研究的內容和方向,題目定下來以後,就會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按照進度完成研究報告、製作摘要、海報,還會進行口說訓練。

 

不可否認,科展專題研究會剝奪部分孩子正常學習與休息時間,完成專題的壓力也可能暫時影響生活與成績表現。但是不管科展的成績如何,通過這一連串的活動、訓練,孩子們都會有很大的成長和進步。影響都只是暫時的,收穫遠遠大於付出。

 

資優班抽離課程的內容多半是正常課程的補充和延伸課程,深度和廣度上都比原班級課程來得深與廣。老實說,和段考或是會考成績是沒有太多直接關係的,所以平常學校段考的時候,這些資優班孩子的成績表現和他們背負的期望與光環是可能會有些差距的。有些人總是可以排在校排前十、有些人在百名內浮沉、有些人也可能會淪落到百名之外,平常心來看,其實都很正常。

 

大部分的資優班小朋友英文都有另外的課外學習,寧姊也不例外。除了英文之外,寧姊並沒有任何的補習或是安親課程,都是按照學校進度為主。但是有些資優班小朋友,除了學校和英文之外,還有另外的補習課程。

 

畢竟,國中會考考的不只有數理科;而且,目前會考制度對於偏科(某些科強、某些科弱)的孩子不利。而資優班的目標也不該是把孩子訓練成考試機器,家長會有不同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

 

雖然平常學校段考成績不見得理想,資優班的課程內容也不會因為會考而有大幅改變,但是總體來說,這些資優班的孩子會考成績還是蠻爭氣的,比起平常校內段考成績來得理想得多。大約一半的孩子能進入前三志願高中;另一半,則多在前五志願之內(前五志願的會考分數差距很小,稍有失常,很容易就掉出前三了);有些人甚至進入了名校的科學班,繼續他們的數理特殊生生涯;還有些孩子更有趣,從數理資優生轉換成了人文社會資優生(從108學年度開始,林口國中開始招收語文類資優生,而人文社會班只在少數高中有開設),這不能不說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總結寧姊三年林口國中數理資優班的生活,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她很清楚地認識了自己,知道自己的數理其實並不那麼資優,只是中上的資質,對數理也並不是那麼有興趣,但是數理資優班仍然給了她比一般學生更良好的數理基礎;另一個重大的收穫則是,比起其他同學,她多了一群在智力上、在學習上都不輸給她的好同學。

 

比起原班級的同學,資優班同學之間有更高的同質性、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即便高中後不再同校、同班,仍然會頻繁聯絡。

 

對於還在猶豫是否要讓孩子們就讀數理資優班的家長們,以過來人的經驗談,如果孩子有這個資質和能力,如果不要給「資優」這二個字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壓力,讓你家的孩子挑戰一下不同的國中生活,當然會是個好選擇。

 

我家有個資優生(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口媽咪 的頭像
    林口媽咪

    媽咪視角

    林口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